鸿业担保公司积极谋划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,根据担保行业监管政策,加强公司合规管理,提升公司财务稳健性,优化核心监管指标,筑牢风险底线,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 精准对标,聚焦关键监管指标优化
1.严格按照《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》及相关配套制度的要求,足额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担保赔偿准备金,确保拨备覆盖率始终保持在100%以上,力争优于行业平均水平,抵御潜在代偿风险。
2.每年度定期核销符合条件的代偿业务纳入表外管理,逐年化解、降低公司代偿指标。
3. 严格控制对单一客户及其关联方的担保责任余额,优化客户群体分布,防范风险过度集中。
二、 深挖根源,推动监管问题整改落地见效
针对近期内外部审计、监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 按“清单制、责任制、销号制”的整改原则推进问题整改:
1. 建立整改台账,明确责任时限,对发现的每一个问题明确责任部门、责任人及整改时限,确保事事有人管、件件有着落。
2. 剖析问题根源,完善制度流程,财务与业务部门联动,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制度性、流程性根源,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。
3. 强化业财融合,前移风险关口,财务人员提前介入业务审查,在合同评审、价值评估、放款审核等环节提供财务视角的风险提示,实现风险管控的“事前预防”和“事中控制”。
4. 借助科技手段,提升数据质量, 优化或升级财务及业务系统,增强系统对监管指标的自动计算、预警功能,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、准确、完整,为指标优化和管理决策提供可靠支撑。